琵琶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现代琵琶其音箱呈半梨形,四根弦,曲目丰富,表现力极强,深受人们喜爱。“琵琶”原是根据它演奏的技法和声音来命名的,推手为“枇”,覆手为“杷”。后随“琴瑟”从“珏”字头,意为“二玉相撞所发声音,”更体现其音色之悦耳。决定琵琶音质优劣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木料的选用、工艺的流程、工匠的经验以及使用者的日常养护。
2025年1月16日,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指尖琴瑟 艺心守护”团队邀请对于乐器养护有一定经验的王嘉琪老师,进行了乐器养护实践探讨。王嘉琪老师原是我校13级毕业生,也曾是校民乐团成员,现任职于南通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借着项目的契机,秉承着对于传统乐器共同的热爱,使我们在这一场沉浸式的琵琶养护交流中受益颇丰。
众所周知,琵琶在长时间使用以后,面板以及内部的细微之处,难免会藏污纳垢。而且,如保养不当将琵琶长时间放置于潮湿、暴晒的地方,也容易引起琴体发霉、面板变形、声音发闷、背板开裂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交流活动中,王嘉琪老师结合他的经验就琵琶的清洁、防潮、调整、维护、存放与保管等方面提出了比较专业的保养建议。
琵琶健康小贴士
1、琵琶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使用后及时收进琴盒。定期进行养护,给背板擦拭木油或木蜡。在南方地区的黄梅时节,更要在琴盒中放置吸潮剂。
2、针对琴轴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用一些松香或防滑油涂抹在琴轴上,防止打滑;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小刀在琴轴上做些划痕,增加琴轴和孔之间的摩擦力。
3、覆手或品如果老化掉落,可先用刮刀除去原先胶痕,再用细砂纸打磨覆手或品的胶粘处,使之更易贴合面板,最后用优质的木胶或北化502,按原位粘贴(注意不要将出音孔覆盖),用支架固定静置一两天方可。
4、如琵琶需要长途运输,谨慎选择优质的物流平台,并在放入琴盒时,需将琴轴、弦全部放松,并用塑料气泡膜垫包裹住琴颈部,避免运输过程中剧烈震动和挤压带来的损坏。
王老师此次还带了他珍藏的清代四相十品凤头老琵琶,团队活动指导施娓老师一时兴起,还用这把老琵琶给我们演奏了《阳春》《春江》等古曲段落,我们发现,虽然时代久远,但因为养护得当,老琵琶的音色依然圆润铿锵、浑厚悠然。
这种跨越时空的奇妙音响,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我们这个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触摸到我们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价值感;强化了我们团队“艺心守护”的信念感。未来,我们将融合创新,精进技艺,拓展思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投入到公益服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