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艺术节开幕式暨中意国际交流音乐会

发布者:2013003发布时间:2019-01-14浏览次数:58

岁月的脚步踏着奋进的旋律走过2018,时光的交响迎着新时代的阳光鸣奏2019,岁月的风送来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祝愿,带着不变的初心和满满的收获。

110日下午,“2019艺术节开幕式暨中意国际交流音乐会”于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大报告厅顺利举行。

致辞此次音乐会开幕式的领导有学校党委书记刘峰,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月萍;指挥此次音乐会演奏的是音乐系主任黄忠。

回顾此次音乐会,一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磅礴开场。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少数民族边寨时,寨中群众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展现了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随后民乐团将乐曲《古槐寻根》倾情演绎,仿佛讲述着贯穿中华民族历史之中的农耕文明,倾诉着黄土地滋养下的人们对故土的浓浓眷恋。

歌曲《拔根芦柴花》原流传于江苏扬州一带,是当地人民在水田劳动中唱的歌,李梓老师的深情演唱和小提琴老师杨光的默契配合,将刚柔相济,兼融江南与江北和劳动歌曲与抒情山歌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谓“优秀的音乐作品不分国界”,此次音乐会很荣幸能够与意大利优秀的音乐家们同台演出,相互学习越秀的音乐文化。由匈牙利新锐钢琴家Anna Falvas所带来钢琴独奏,华尔兹即兴圆舞曲《Valse Impromptu》。李斯特的这首作品表达了自由,幸福,放飞自我,多姿多彩的生活状态。Anna Falvas的精彩演绎,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音乐的无穷魅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接着一首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施娓老师与民乐团相互配合,用唯美的旋律,跌宕起伏的舞蹈性节奏,展现了如诉如泣、娓娓道来的深切情思。

中华民族不仅有着优秀的乐器文化,更是有着许许多多永为流传的民间音乐。司云辰子老师带来的女声独唱《杜鹃花儿开》是江西安远的民间小调,旋律轻快;《我爱你,塞北的雪》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旋律优美抒情,舒展流畅,仿佛在眼前展现出一幅雪花漫天飘洒的北国风光画卷,司云辰子老师清脆悦耳的声音,仿若天籁,将这两首歌曲演绎的完美无缺。

随后的一曲《印象国乐》,让我们在民乐团的演奏中感受到了一种高贵、时尚、且如诗歌般浪漫的气质,以及用民族管弦乐恢宏、大气的音乐语言与载体来彰显中国文化厚重的历史和悠远的底蕴,为探索新时代民族音乐而带给大家的全新视角与创新之路。

随后民族管弦乐《音诗-沙迪尔传奇》是由著名作曲家刘创作的一部气势磅礴的音乐史诗,是作曲家根据18世纪维吾尔族英雄-沙迪尔的英雄事迹写作而成,综合了维吾尔民歌旋律并融合木卡姆节奏进行创作。其音乐大气磅礴、洒脱率真,极具深邃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创作手法、音乐结构及节奏音响效果上都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为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开辟了新思路。乐器的沉吟营造出紧张神秘的气氛,而后以欢乐朝气的音乐相邀,身不动而心雀跃,层起渐进的乐声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由意大利女中音歌唱家Atonella Gozzoli演唱的《In solitaria  stanza》由威尔第作品,室内咏叹调。表达了恋人之间的相爱和亲吻,幸福温暖的基调。忧郁沉闷的音调缓缓流入听众的耳朵里,内心不由为之震撼。

最后由卞娴老师领奏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三、四乐章,作曲刘文金。全曲气势雄浑,不仅继承了优秀的民间音乐元素和戏曲音乐元素,保持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成功的表现了华夏神韵;同时还借鉴了西洋作曲技法来丰富创作手段,巧妙地把西方协奏曲四乐章套曲的体裁形式与本民族的音乐结构发展手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展衍、变奏等手段推动音乐向前发展,并形成崭新的民族风格。

本次活动旨在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艺术,并学习交流优秀的外来音乐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进一步达到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本次演出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此次音乐会圆满成功。